尘封千年的壁画,在一群年轻人手中“复活”了

线条俊逸,着色古朴,画中是流传千年的古代神话人物,握笔的却是一张张年轻的脸庞。 在嘉定南翔的这家“子群壁画研究所”,一个年轻的团队正在将尘封千年的壁画从历史中还原,让人们能够穿越时光,一睹传统壁画之美。

“堆粉的纹样其实大部分是一致的,这是盛唐时期敦煌璎珞的做法,一直到明清,还保留着这种传统的纹样。”子群壁画研究所里,团队负责人刘子群正在教学员堆粉的绘画技巧。跟随着画中的线条,从针管中挤出细细的白色膏状线条,再仔细勾勒出画中人物饰品的精美轮廓,画面的立体感即刻显现。

今年33岁的刘子群是山西人,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古建筑遗存也非常多。“很多宋代的彩塑和壁画几乎都是原貌保存下来的,我父亲从事的就是寺庙雕塑和壁画制作,所以我从小跟着去寺庙里接触这些真迹,对壁画非常有亲切感。”刘子群告诉小嘉,从小耳濡目染让他爱上了壁画,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更是一直痴迷于壁画研究和壁画复原工作。

工作室里摆放的这三幅作品是刘子群诸多壁画复原作品之一。“这三幅壁画复原的是河南温县慈胜寺自北宋时期遗留下来的七幅壁画的一部分,展示了北宋时期的生活场景和衣物服饰特点,对于研究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刘子群告诉小嘉,这些珍贵壁画的原件如今被收藏在美国的博物馆内,他通过不断观看真迹和临摹,对壁画进行了1:1复原。

因为壁画的载体是墙壁,砖块结构不可移动,刘子群用木板代替砖块,经过复杂的工艺后,将壁画做成了可移动的艺术品。“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技艺将壁画复原,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流落在外的壁画文物的样子。”刘子群说。

中国传统壁画是我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然而自从晚清以来,传统壁画艺术逐渐衰落,相关理论和技艺也濒临失传,存留下来的壁画很多也遭到了损毁。作为敦煌研究院人文部研究员,也作为“晋城传统彩塑”的非遗传承人,刘子群不仅希望守住这门濒临失传的技艺,把传统壁画的绘制技艺发扬光大,也希望通过复原壁画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刘子群和妻子杨湘瑶是大学同学,两人因对壁画同样的热爱走到了一起。今年初,他们辞去大学美术教师的工作,带领团队从山西来到南翔,开设壁画研究工作室。目前,工作室会定期举办壁画研学课程,吸引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前来学习。

“这个绿色是传统的矿物色,用孔雀石研磨出来的,研磨到这个程度就可以绘制了。”杨湘瑶教授颜料的配制和使用,刘子群教授绘画、着色等技艺,很多年轻人在这间小小的工作室找到了人生的热爱。

今年24岁的高熠函来自宁波,曾经是学员的她如今已经成为壁画团队的一名助教。“我大学学的是音乐表演,但是从小喜欢画画,在网络上看到壁画学习班就报名体验,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我最爱的生活方式。”高熠函告诉小嘉,壁画复原的过程让人非常静心,她很享受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而不被打扰的感觉。

杨湘瑶告诉小嘉,目前子群壁画研究所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在这里不光学习古代壁画的绘制技法,也传达了文化的自信,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到壁画的传统之美,也能传播和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 (来自“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